“我们的乐队——十世纪乐舞文化展”在广州开幕

“我们的乐队——十世纪乐舞文化展”在广州开幕
中新网福州9月30日电 (叶秋云)《胖鸥福游记》《簪游福地》《有福之州·潮涌福地》……“有福之州”2025年福州文旅插画大赛获奖作品展于9月30日在福州市美术馆开幕,集中呈现了63组大赛获奖佳作。9月30日,“有福之州”2025年福州文旅插画大赛获奖作品展在福州市美术馆开幕。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本次福州文旅插画大赛自5月19日启动作品征集以来,便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赛事热度持续攀升。据主办方统计,全国范围内共有956名插画师投稿,累计收到949组作品。经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虎纠创意奖”1名、“丫霸脑洞奖”2名、“福里福气奖”60名。图为游客参观“有福之州”2025年福州文旅插画大赛获奖作品展。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其中,“虎纠创意奖”获奖作品《胖鸥福游记》颇具巧思。该作品以福州生态名片、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为创作原型,将福州深厚的“福”文化与美食文化融入设计,塑造出圆润富态、憨态可掬的“胖鸥”IP形象。其“因食而福,因福而胖”的设定,生动传递出“逛吃福州,纳福饱腹”的愉悦体验。  展览现场,63组作品如同多彩窗口,既展现了福州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非遗民俗、特色美食和文旅地标,也捕捉到了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福气”——古厝巷陌间的温润旧时光、市井街巷的鲜活烟火气……  作为拥有海滨、山水、温泉、古厝等资源的城市,福州近年来依托优秀文化基因和资源禀赋,持续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三条轴线,推动烟台山、上下杭、船政文化城等文旅新地标焕发新活力;同时,不断拓宽“文旅+”边界,催生出“三条簪”IP、“福舟悠游”内河游、“闽江之心”对渡航线等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文旅融合发展态势欣欣向荣。  不少参赛者表示,福州的“福”文化、历史底蕴、自然风光,以及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有福之州”2025年福州文旅插画大赛获奖作品展于9月30日在福州市美术馆开幕。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比课本介绍直观多了,特别生动有趣。”带着孩子前来观展的福州市民陈炜如是说。  “本次大赛既是福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是创新城市形象表达方式的重要尝试。”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插画兼具艺术感染力与视觉传播力,通过插画艺术形式,能将福州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分享的创意资产,打破文化传播的地域与年龄壁垒,有效激发公众对福州文旅的探索热情,提升“有福之州”品牌的美誉度与影响力。  据悉,本次展览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日报社、福州市美术馆承办,将持续至10月26日。该负责人透露,未来还将结合获奖作品开展旅游推广、文创开发等工作,为福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编辑:刘阳禾】

就像,对于赏金船长✅澳门葡京赌场官方网站-网址【079.one】㊙️最火爆PG电子超高爆奖率,注册即送38元而言,这一点很重要。

反过来说,厦门港的繁华,是一部跨越百年的迭代史。  百年前的厦门港,不仅是国内外航运贸易中转港,更是东南沿海贸易中心。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到:近代厦门乃是“海上中国”的一个焦点。  但辉煌亦有没落时。  万国通商的商港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中逐渐沉寂,一度成为海防前线。改革开放后,这座百年老港再次崛起。资料图:厦门港,海沧港区。  上世纪80年代初,厦门港恢复沿海客运航线并开辟集装箱运输。  2011年,厦门港成为我国第四个国际航运中心;  2017年,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0...

相比之下,最后,中新网广州9月30日电 (记者 孙秋霞 郭军)2025世界粤商大会青年粤商创新与传承专题会2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海内外300余名青年粤商齐聚一堂,共话粤商传承,共商创新发展,共谋美好未来。  本次专题会由广东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承办。广东省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宏斌主席出席会议。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和志作政策宣讲。珠海市副市长苏虎,汕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李...

从多个维度,以前,《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发于2025.9.29总第120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1935年年底,一个冬日的下午,林徽因已经在梁思成的办公室连续工作三个小时。那一年,她和梁思成在山东曲阜考察了孔庙建筑群,并沿胶济铁路途经历城、章丘、临淄、益都等11个县,寻找散落山涧旷野的“文化瑰宝”。归来后,有大量案头工作。此刻,里间只有她一个人,窗户正好可以俯瞰天安门的院子。  “现在是五点三十分。夜幕...

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记者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持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底座”。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我国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  大国工匠彭菲: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也深刻体会到,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关键力量。我们既要成为技术落地的“催化剂”,不断帮助企业解决从算法创新到产品落地的问题;也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把AI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能。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在广东,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今年全省已建成171条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佛山市人社局就和一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成立了培训班,企业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学员,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林炜泰:学习效率很高,我通过行业专家认证后,就直接来到公司这个产线机器人编程岗进行实习,我现在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  宁夏开展首批数字技术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引导更多人才向数字技术领域聚集深耕;  湖北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可自主评价人才、自主使用人才;  江苏省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  浙江持续打造技能人才“增技增收”先行区,形成差异化技能工资协商体系,鼓励各地将高技能人才要素与企业用地、用能等相关激励政策挂钩,激发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的内生动力;  上海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对人工智能训练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17个职业(工种)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  人工智能训练师 孔令锴:今年,我获得了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还获得了政府的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这让我们投身新兴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干劲也更足了。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编辑:李润泽】

中新社海口9月29日电 (记者 王子谦)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也面临国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等挑战。正在海南参加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中外车企高管普遍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将更加深入,全球化协同仍是大趋势、大格局。-->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全球合作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融合。中国车企的出海模式已从简单的整车出口,升级为“车型+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输出,以及销售与服务体系的本地化共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介绍,目前企业的海外终端销量节节攀升,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5个国家建设了智慧工厂。他表示,广汽正以参与充电网络建设、合作制定行业标准、联合培养本地人才等方式,推动新能源生态出海。  与此同时,外国车企也正在加大对华研发投资,推动“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升级。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佟欧福(Oliver THÖNE)说,企业在中国构建“双引擎”研发格局,依托北京、上海两地的研发团队汇聚本土人才,持续推动技术迭代。  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说,为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丰田推出了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同时进一步巩固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  “当前中外车企‘互学共鉴、双向奔赴’的趋势正在形成。”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秋说,各国应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供应链建设、标准制定等领域开展更广泛合作。  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外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入。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说,未来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渗透力持续提升,汽车将会向陆海空智能出行生态转变,伴随着多技术集成和跨行业深度协作,未来出行会逐渐形成“上天入海、顶天立地”的生态,中外企业在智能化技术开发领域有更多合作空间。  “与中国顶尖创新技术合作,资源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从而造福消费者。”宝马集团董事高乐(Jochen GOLLER)表示,现在整车厂、供应商以及科技公司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融合创新技术正在加速。他透露,宝马正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与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智能驾驶辅助研发的深度合作。  佟欧福也表示,奔驰与中国企业在AI大模型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自动驾驶、安全监测等内容上进行创新。  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和智能转型正在路上,建立开放性的国际组织,进行产业协同成为业内共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长安汽车股份公司以及世界汽车工程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WNEVDO)在本次大会上正式成立,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治理和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  该组织首任理事长朱华荣阐述其功能定位:作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器,打造开放的资源整合平台;成为全球规则的协调者,打造权威的标准协商平台;成为信任合作的黏合剂,打造高效的贸易便利平台。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表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建立稳定的对话框架,行业可以就多元化技术路径、基础设施构建、安全法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进行交流和磋商。(完) 【编辑:付子豪】

相关文章